我國造紙業經過了近30年的快速發展,在行業內解決了供給短缺的問題,實現了產需的基本平衡,目前已進入深度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各大中型造紙企業將面臨新的挑戰和考驗,同時也是造紙業贏得增長速度和優化組合、轉變發展方式的一次重要機會,能否在新的發展階段取得新成果也是造紙企業各顯優勢的關鍵。
近年來,我國造紙業在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不斷大力推廣新技術革命、新工藝創新,并且在新產品、新裝備、新工藝流程,包括在節能減排、林紙一體化、低碳產業等技術創新方面不斷突破,縮小了與國外先進技術的差距,鞏固提高了國內產業升級,拉動了產業鏈的發展空間,為造紙業的深度發展和加快產業升級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
回顧我國造紙業的發展不難發現,過去主要是依靠大規模投資、擴大產能求發展。現在規模擴張的空間被壓縮,以資源、能源、環境作支撐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在逐漸下降。
2013年,我國造紙業遇到極大困難,首次出現負增長,致使造紙業在“十二五”規劃的前3年年均增速不到1.7%,遠遠低于“十二五”增長4.6%的目標。從2013年紙及紙板的生產經營情況看,雖然新增造紙產能約1900萬噸,但出口的紙品數量略降,而紙和紙板作為出口商品包裝等配套產品的需求也相對有所減少。受產品結構不夠合理因素的影響,產能結構性過剩,新聞紙全年的消費總量下降近4.4%,現行業存在10%-15%的產能過剩。
今年1月至2月,我國木漿、廢紙及紙板出口量達到3.5萬余噸,同比增加156.93%。木漿、廢紙及紙板出口總價值金額達3102.54萬美元,同比增加60.25%。而燒堿木漿前兩個月出口量5749.75噸,同比快速增長111.19%;一般機械木漿出口9.4噸,化學木漿和亞硫酸鹽木漿沒有出口。
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木漿、廢紙及紙板出口單價水平快速下降,每噸出口單價885.2美元,同比下降37.63%。所有品種出口單價水平均有所下降。廢紙出口單價每噸為249.7美元,同比下降35.36%;燒堿木漿出口單價每噸為595.54美元,同比下降20.85%;其他纖維木漿出口單價每噸為1357.56美元,同比下降17.28%。
今年1月至2月,我國紙漿及其紙制品出口數量明顯增加,價值金額也有所上升,但價格行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稍有下降。據業內人士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今年我國經濟發展形勢略有好轉,外貿形勢較為活躍,紙漿及其紙制品出口數量有所增加,尤其像燒堿木漿和新聞紙等幾大品種出口數量增速明顯。
目前,面對紙業轉型升級新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加上國家一系列政策調控,造紙企業要發展就要看是否有底氣,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如果造紙企業把握不住這個機遇,經濟效益會不斷下降。因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增速放緩,出口形勢的嚴峻,紙業下游行業的增速也會逐步下降,加上紙張低克重化趨勢的影響,導致紙業要繼續面對諸多不利和困難因素。
造紙企業在發展新階段,首先要冷靜思考,充分認識現階段形勢,深入了解市場需求,樹立新的發展理念,選擇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途徑,并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解決好存量過剩的問題;二是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盡快實行技術轉型升級以及行業的戰略轉移;三是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用最低的生產成本,生產出質高價廉的新產品進入市場,使造紙行業在新階段邁上新臺階。
【中紙每日觀察】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環保法修訂案》,新法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按日處罰”、“引咎辭職”這些嚴厲的字眼,不難看出,今后各政府機關、各企事業單位及產品生產經營者在面對新項目的時候將把環保作為其工作的重點,徹底改變以往只重視經濟效益的盲目投資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化解造紙業產能過剩的作用。加上國家一直在實施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各紙企間的兼并重組將進一步加劇,產業密集度也會隨之提高,有利于企業做大做強。配合國家的關稅優惠政策,在國內供大于求的市場現狀下,會有越來越多的紙企走出國門,加入國際市場,這就需要企業抓緊修煉內功,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
未來的造紙業將形成“大而全、小而精”的產業結構,這是適合我國造紙國情發展的正確方向,面對已經到來的改革,我們有信心也有實力打贏這場轉型之戰,讓造紙業登上一個新的產業高峰。 (轉載評論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