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生物質精煉要走自己的路
發布日期:
核心提示:當前,國內外造紙企業生物質精煉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以木材等生物質原料生產紙漿產品以及其他更為精細、多元的產品。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華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認為,制漿造紙工業是以生物質為原料,生產出工業原料和生活用品的傳統產業。造紙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還是個有待開掘的“大金礦”。
“生物質精煉技術的研究與發展,對整個造紙行業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華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對造紙業生物質精煉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中國造紙業開展這方面的研究不可盲從國外的成果和方向,要與國情相結合,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生物質精煉研究要因地制宜
當前,國內外造紙企業生物質精煉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以木材等生物質原料生產紙漿產品以及其他更為精細、多元的產品。
李建華認為,制漿造紙工業是以生物質為原料,生產出工業原料和生活用品的傳統產業。在當前紙業轉型的特殊時期,生物質精煉技術在造紙行業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我國是一個木材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國內生產的紙漿僅占行業總用漿量的8.6%,非木材漿占14%,80%左右的紙漿需要從國外進口。即使全世界造紙用的木材都變成乙醇,也抵不上現在全球消耗石油總量的1%。因此,行業不應把造紙業生物質精煉的主要精力放在化學制漿等原材料前期處理上。
李建華說,造紙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還是個有待開掘的“大金礦”。因為我國紙漿用量的70%是廢紙漿,在制漿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脫墨污泥,里面含有非常多的細小纖維,有機質含量在50%以上,是進行生物質精煉的很好材料。從建設綠色生態紙業的長遠前景看,在這一方面進行生物質精煉的技術研發和應用意義重大。
用造紙廢棄物進行生物質精煉大有作為
水處理過程中包含好氧、厭氧兩個工序,在厭氧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沼氣。過去華泰集團處理辦法是通過簡單燃燒處理直接排放掉?,F在華泰通過管道輸送到熱電廠燃燒發電,每年可節省兩萬噸標準煤。近年來,華泰集團在造紙廢水、廢渣等廢棄物生物質精煉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李建華說,許多造紙企業著重在水處理的降低污染負荷上下工夫。其實,與生物質精煉技術結合,紙業在處理造紙廢水上大有文章可做。2012年,公司建成沼氣回收綜合利用項目,將沼氣制成天然氣,用于造紙車間干燥工段。經過這番技術改造,據測算,年可節省1.89萬噸標準煤。雖然工廠節能效益降低了,但同時實現了減排二氧化碳4.7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250噸,帶來了巨大的環保效益。
在造紙廢渣精煉上,華泰與山東輕工業學院聯合開發的“造紙廢渣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正處于中試研究階段。項目利用脫墨污泥熱解汽化殘渣生產新型建筑材料,年產新型建材30萬立方米。華泰還計劃建立塑料資源化利用示范生產線,以企業為主導成立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從廢渣中揀選回收廢舊金屬,加工再生銅、鋁等有色金屬。
李建華說,造紙廢渣處理一直是業內難題,被列為危險廢物。但華泰從未間斷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并下決心開展生物質精煉應用的嘗試。考慮到項目帶來的環境效益,企業再怎么付出都值得。
立足生物質精煉開辟轉型新路
近年來,中國紙和紙板生產量已躍居全球首位,發展勢頭之猛遠超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但在全球金融危機和行業發展雙重壓力之下,國內造紙行業增速大幅度下降,轉型升級成為紙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作為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生物質技術,生物質精煉技術的研究及推廣應用,符合紙業綠色高效、資源節約的發展期望。
從國內行業分析來看,當前,造紙業實現生物質精煉的大規模產業化應用,在原料、技術及效益產出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有關統計表明,當前國產廢紙漿已是我國造紙工業最大原料來源。但當前行業并沒有把廢紙漿列入生物質精煉研究范疇。李建華認為,對于造紙生物質精煉,一方面需要轉變固有的思維方式,既要創新轉型,又要切忌盲從;另一方面,也需要企業大量的額外投資和先進的技術支持,希望國家能在這方面給予政策導向和資金支持。
李建華認為,紙業結合生物質精煉技術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內造紙企業要積極主動參與,并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進生物質精煉技術在行業內的推廣應用,為紙業轉型發展開辟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