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紙業如何走出產能過剩下的銷售困局? |
|
http://www.paper.com.cn 2012-06-26 中國紙網 |
|
國內紙業整體景氣下,行業效益增幅遠低于產值增幅。市場低迷、產能過剩的狀況越來越嚴重,而這種態勢將會持續一個很長的過程。而如何才能走出這個漫長而低靡的時期呢? 中國紙業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世界紙業大國,在成長過程中不完善的機制與產業模式也隨之暴露出很多困惑與缺陷,而最終,在所有的外在因素與本身條件相沖突的情況下,導致行業萎縮。因而,中國紙業必須滲透問題,分析問題然后提出解決方案。 在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中,為了自己的產品在市場留得一席之地,各大造紙業及經銷商各施所能、各盡其法在萎靡的市場危機中不惜以其占有的資源與地方環境、利益相沖突的情況下,以一種滑水(越滑越低)的營銷模式與低靡的產業價值來混肴市場空間,從而帶動了整個紙業市場的滑水模式。 從整體面內在分析,有三個主要方面的因素: 1、市場混亂,謀取私利的魔法。普遍產業的銷售團體及個人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從不顧企業的整體利益,更不顧為了紙業而奉獻青春與汗水的廣大員工的利益而中飽私囊,以折扣、扣點、采點、報假、做假等一系列魔法般的手段與一些中間經銷商的兩端獲利兩端壓榨大幅度降低了產業利潤空間,擾亂了市場運營秩序,整個紙業市場形成一種不良的銷售模式與風氣。 2、資金的拖滯,千方百計的加法。產品公司間的激烈競爭,導致把自己的位置推向被動,經銷商之間的貿易來往,也成就了終端采購商的客觀主導地位,因此產生了滯資謀息、滯資謀副、滯資購置等一系列不平衡連鎖反應與厚顏無恥的加法,破壞了整個紙業貿易市場的信譽度,資金不能有效流通,能欠的欠著,不能欠的拖著,欠不起的賴著,整個市場真是千瘡百孔、紊亂無序。 3、垂危掙扎,寧舍不入的減法。在片面性消費意識不強且漏洞頻頻的紙品交易市場,低成本低品質低價格低消費寧虧損的剩余產能速減法造成了中國紙造紙業在淘汰弱小落后過剩產能的目標下形成了實質性的阻礙。 從生產企業----經銷商(中間商)---終端商。經分析可以得出結論,這三者之間缺少的正是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模式,缺少一種制衡規則一種信譽度和統一的產業價值,而導致整個行業整體滑坡,舉步維艱,并且波及周邊相關行業。在市場萎縮與產能嚴重過剩的前提下,一個行業如果失去了公平公正和市場秩序,就會冒出許多的危機和牛鬼蛇神來擾亂這個行業的發展,激烈的市場競爭有如戰場,戰爭中其實沒有真正的贏家,誰都有損失,最后都負痕累累,而得利的卻是那些砍我們家的樹,租用我們家的土地,污染我們家環境,賺我們家錢的外資企業。 中國紙業如果要突破困境持續發展,那么這個時期的這個行業需要在國內市場上的壟斷。國內用紙量緩慢上升,但不足以解決產能過剩與市場疲軟這一困境,任何一個或幾個大型產能都不可能滿足國內市場更不可能壟斷市場。那么,競合國內各大型先進產能便成了各企業高層首先應考慮的解決方案,成立一個統一最高聯合中心機構,制定新的機制和協議,志在必行,以公正公平為基礎,均衡分配,和諧相處,共同發展,促進國內市場中和,統一調控規范國內紙業市場,以外資和國際造紙業為競爭杠桿,不斷提升自己,以國內行業發展為大局,共同協商國際國內產業分工,促進技術交流,管理文化交流,使中國紙業在國際國內形成新的格局。 設立在國內每個中心區域的紙品采購交易中心,所有的產品信息、市場信息、均衡分配、商貿交易、資金回輪都在交易中心進行,只有達標的被競合的企業才可參與產品交易,規劃新的市場秩序,減少市場磨擦帶來的負面影響,統一市場管理,提高市場信譽度,引導市場領導市場然后壟斷市場。以國家各項對造紙業的認證及自身先進產能為優勢,在短期內有效的淘汰弱小落后產能與信譽度低且投機倒把的經銷商(中間商),走出產能過剩的困境,。市場萎縮和一些與其共同生成的不良因素也會隨之消融,瓦解。使紙業以及周邊相關行業的市場空間精簡化、產業價值最大化、銷售模式均衡化、整個行業公平公正公開化。 中國紙業行內大型先進產能的競合與整體化調控,是社會發展與生產力進步的一種必然過程和趨勢,也是中國乃至世界輕工業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中國紙業將以全新的模式持續穩定發展向更廣闊的空間與領域。(木老殼) |